最严减负令转移负担到校外 辅导班火爆教辅卖断货(2)
老师的暗示 现实的无奈
家长不得不选择校外培训市场
与惠惠妈一样,赵先生的好日子也没过几天。
赵先生的孩子在北京市东城区一所著名小学上学,减负开始后,大人和孩子都很轻松。但是,不久前,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,在简要介绍了减负的意义后,老师话锋一转,说了下面一番话:将来跟咱们竞争的不仅仅是学校这几个班的孩子,还有全北京市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孩子。在这种情况下,孩子不多学点儿怎么能行呢?
“我听明白了,老师这是一种暗示:学校虽然不留作业了,但是家长不能放松,要在课外给孩子补课。”赵先生说。
老师的暗示非常起作用。
梁女士的女儿在海淀区一所小学上一年级,前两天接孩子时,一位家长问班主任:“我们要不要买点儿练习册呀。”这位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说:“您怎么做我不知道,反正我给我女儿买了,我们每天都做。”
没过几天,梁女士发现,这个班里有家长利用自己的学科特长,开了英语班和数学班。
梁女士也给女儿报了课外机构的一对一辅导,每天放学之后有专门的人把孩子接走,对当天的课程进行复习和预习,周末还会有专门的老师给女儿教数学。
有人说,中国的家长是典型的“墙头草”:平时痛恨各种应试压力,都希望孩子能轻松些,但是一旦发现谁家的孩子上了辅导班,或者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,立场马上就会摇摆,直到给自己的孩子也报了班为止。
“给学生减负是件好事情,如果一般家庭的学生及家长去落实这些措施,得到一个看上去美丽、轻松的童年,那么肯定会有个比较悲催的成年。”在家长论坛上非常活跃的张先生的话,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态。
其实,“考试”是让家长们摇摆不定的根本原因。一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在学校门口对记者说:“现在轻松有什么用?考试难度没变,录取分数线没变,这么轻松下去‘小升初’的时候怎么办?”
“减负或者不减负,考试就在那里。”张先生说。
有些家长也很无奈,李女士的孩子正在读一年级,她告诉记者孩子每天3点多就放学,双职工家长不方便接孩子,多是老人和课后托管班接孩子,“结果孩子早放学了就是放羊状态!不给他报个班怎么办呀?!”
上一篇:城乡老师相互交流学习经验
下一篇:“小升初”竞争激烈 奥数班竟然开进了幼儿园
最新文章
-
孩子开学后怎么防护
今天,又有一批学生返校了。家长们......
-
湛江市第35届青少年
......
-
我校男篮勇夺市中小
......
-
小学版寒假“数学作
......
-
班主任忠告:各位家长
......
推荐文章
-
班主任强调:平时都会
......
-
小学1-6年级阅读量要
......
热门文章
-
期末复习5大误区
......
-
100首关于春的古诗词
......
-
理综、文综答题时间
......
-
考试要注意的事情
......
-
班主任强调:平时都会
......
网友评论